三峽日報:安琪 雙循環帶來逆勢增長
2020-12-17 wangmenga編者按:12月16日,市委六屆十四次全體會議在宜昌舉行。市委機關報《三峽日報》在頭版二條位置發布長篇報道《安琪:雙循環帶來逆勢增長》,通過機制創新、項目建設、研究開發三個板塊,深入剖析安琪集團2020年踏波逐浪立潮頭、御風而行逆增長的密碼。全文如下:
三峽日報全媒記者趙璟一通訊員閔楊李成群
12月14日,記者從安琪集團獲悉,該集團海內外6條酵母抽提物生產線開足馬力,仍然供不應求,1至11月總產量同比增長22%。前三季度,安琪集團實現營業收入64.26億元,同比增長15.58%;凈利潤10.12億元,同比增長52.12%。
這份亮眼的成績單,背后是打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力量。
主動求變,國際業務不降反增
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,安琪集團廣泛動員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,在疫情防控、保供、復工復產等方面履行使命擔當。
同時,刀刃向內深化改革。各事業部通過合并組織、精簡機構、優化職能等,加快融入“雙循環”發展新格局。前三季度國內業務同比增長13.8%,國際業務同比增長16.4%。
強化研發中心職能,進一步聚焦核心基礎技術研究,并建立了重大技術創新成果獎勵機制,將研發機構和組織的運行向子公司延伸。
打通雙循環,離不開人才。安琪集團選拔了一批學歷高、業務精、能力強的青年骨干擔任事業部總經理。完善人才上升通道,碩士畢業三年以上的優秀員工,可優先聘用為高級工程師。研發中心菌種開發小組成員孫雅芳,憑借突出的工作業績,被提拔為研發中心總經理助理。
“公司正籌劃實施骨干員工股權激勵機制,建立利潤、薪酬增量及效能指標之間的量化關系,努力為各類人才的成長創造條件。”安琪集團負責人說。
準確識變,搶占新賽道
走進安琪紐特細胞源(酵母)營養健康食品數字化工廠,記者沿著可視化參觀通道前行。清理、貼標、打碼、檢測……經過一道道全自動工序后,成排蛋白粉罐魚貫而出,駛入自動化立體倉庫,包裝機自動打包、蜘蛛手堆垛,自動叉車將一箱箱成品裝上立體貨架。
為做大做強保健品業務,今年4月安琪集團成立了安琪紐特股份有限公司。這個投資2.47億元的數字化智能工廠9月正式投產,設計年產值10億元。
“該生產線實現了機器人自動分揀、全程電子化查詢和識別,全程無人、無紙化作業。產品從原料、生產、儲運、銷售到消費者實現全程可追溯。”安琪紐特董事長朱銀宏介紹。
疫后重振,項目建設延伸產業鏈,跑出“加速度”,搶占新賽道。
位于安琪集團總部的研發綜合體項目拔地而起,正在進行內部裝修,預計明年2月竣工。該項目的建設將提升企業技術中心創新能力,持續引領行業技術進步。
在宜昌綜保區設立子公司,開展跨境電商、保稅倉儲、保稅加工等業務;新設立園區工廠,擴建食品原料新生產線;在猇亭區和云南普洱成立子公司,啟動城區酵母工廠搬遷和瀾滄酵母新建項目……安琪集團正在高質量發展的賽道上奮勇爭先。
科學應變,研發投入增長15%
創新是第一動力,是企業提高核心競爭力的根本。
安琪集團一方面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生產經營,另一方面堅持科研“不斷線”。前三季度研發投入2.78億元,同比增長15%。
“自主開發的高糖生產工藝取得重大突破。”安琪集團生物技術總工程師、產業創新技術中心總經理李嘯自豪地說。9月在安琪赤峰子公司進行了高糖試制,新工藝生產的高糖酵母活力較老工藝提升顯著。
安琪集團還在連續發酵高核酸工藝上取得顯著進展。新工藝酵母RNA含量提高30至40%,每噸酵母乳成本降低16%,發酵過程控制更精準,實現發酵廢水回用,有效解決環保問題。
“以前,安琪集團以引進國際上成熟菌種為主。近年來,安琪加強自主知識產權菌種研發。目前,自主選育的耐高糖酵母菌株已開始作為生產菌種使用。”李嘯說。
據統計,安琪集團今年共立項242個研發項目,其中重大項目15項,新產品項目30項,前三季度研發系統項目整體完成率為80.87%。